假設你手上有兩只基金,一只盈利5%,一只虧損10%,現在要你賣出其中一只,你會選哪個? 01
大多數人:
“出贏保虧”的贖回心理如無意外,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賣出盈利5%的基金。
其實這種操作很好理解:虧掉的錢只是浮虧,可是一旦賣掉,就會造成實際損失。而漲的好的基金,現在賺了,不賣掉萬一后面跌了怎么辦?
想了想,還是趕快賣掉賺錢的﹍
由上圖數據可以發現,隨著基金的收益率走高,投資者凈贖回率也一路提高。
這種行為在金融學中被稱為“處置效應”。
處置效應,是指投資人在處置資產時,趨于持有正在損失的資產,而快速地賣掉已經回正盈利的資產,這是普遍存在的投資者非理性行為。形象的說,就是投資者為他持有的每一份資產都開設了一個心理賬戶,他想在關閉每一個賬戶時都能獲利,也就是所謂的“出贏保虧”的贖回心理。
02
另一種角度:
讓利潤奔跑,快速止損
有經驗的投資者應該都知道,賣掉哪只基金,跟它現在是賺錢還是虧錢沒有太大關系,而應該看基金未來的價值如何。
面對同樣的情形,專業的投資者通常是反過來做的。他們尊崇的原則是“讓利潤奔跑,快速止損”。
賣掉賺錢的基金,稍微拉長一點周期來看,錯誤的可能性很大。因為邏輯上講,在低迷行情中強勢的基金,管理能力相對是不錯的,或者逆境中證明了自己。
這樣簡單的賣掉,無疑是殺了會下金蛋的鵝。
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金融學教授特里·奧登曾做過這樣一項調查:隨機選擇美國10000個個人證券賬戶進行跟蹤。他發現,被賣出的贏利股票之后一年的收益比大盤高2.3%,被持有的虧損股票表現則比大盤低1.1%。如果反向交易,則投資者的年收益平均可以提高3.4%。
所以,不要在虧損面前成為冒險家,在利潤面前成為膽小鬼。
03
問題的本質:
我們該持有什么樣的基金
其實,當我們在猶豫賣出賺錢基金,還是虧錢的基金的時候,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二元對立的情況。
事實上,這個問題的本質是:我們該持有什么樣的基金。 看基金的基本面當你打算長期持有某個基金時,更該考慮的是該基金的基本面,比如基金經理、基金公司以及這只基金的投資策略等。
如果基金的基本面較好,基金經理業績與投資風格比較穩定,基金公司投研實力與口碑也好,即便是短時間出現波動也無需驚慌。 看市場情緒除了長期持有外,有些基金,尤其是熱門主題基金都可以像股票一樣做波段。當大家關注到這類基金的時候,往往是這類題材、概念的股票暴漲之后。而隨著投機性資金撤退,市場相應冷卻,這類基金就會面臨較長時期的“壞年份”。
這種情況下,做好資金的搭配以及基金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,一旦風口過去,就可以將基金贖回。如果你還牢牢抱住這只基金,板塊輪動之后,業績可能并不會多么出色。
qq6596588微信號:qq6596588